当前位置 > 首页 >详细页面

    西安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流程,用心服务每一位客户

    2024-06-03 04:48:01 63次浏览
    价 格:面议

    对持票人的效力。理论上,远期汇票的持票人在获得承兑前已经享有票据上权利。但根据我国票据法,该票据在获承兑之前,持票人的兑付请求权仅为一期待权,并且很不确定。而票据承兑则使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转变为现实而确定的权利,使远期汇力。可见,汇票的承兑具有确认和保全持票人付款请求权的效力。承兑后,承兑人到期不付款时,持票人(包括出票人成为的持票人)即可享有票据权利,有权直接请求承兑人付款或行使追索权。

    对出票人和背书人的效力。根据我国《票据法》第26条,出票人和背书人在交付票据后,即对后手持票人负有法定担保责任。这种责任,在付款人完成承兑行为之前,包含担保承兑和担保付款双重内容。而在付款人承兑之后,只包含担保付款,因为他们已被免于受到由于票据被拒绝承兑而引发的期前追索。

    承兑自由原则是票据法理论中的一种学说。根据通说,其具有两方面的含义{1}:之一,付款人同意或拒绝承兑的自由。即从付款人方面来说,他可以承兑,也可以不承兑。之二,持票人承兑提示的自由。即从持票人方面说,一般情况下,其没有必须前往付款人处提示汇票,请求承兑的义务。是否请求承兑,是持票人的自由而非义务。

    提示承兑的期间。

    (1)对于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,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。

    (2)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,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,提示承兑。

    提示承兑的法律后果。尽管是否提示承兑是持票人的自由,但其法律后果却不同。我国票据法第40条第2款规定,汇票未按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,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。可见,提示承兑的效力,主要表现在追索权的保全上。

    提示承兑的例外。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须承兑。因为该种汇票不具备信用功能,只是作为支付和汇兑的工具而存在。持票人请求付款一旦遭到拒绝,即可行使追索权。我国使用的银行汇票,均为见票即付的汇票,因而无须承兑。

    网友评论
    0条评论 0人参与
    最新评论
    • 暂无评论,沙发等着你!
    被浏览过 240234 次     店铺编号35223487     网店登录     免费注册     技术支持:耐思网     专属客服:杨宇    

    1

    回到顶部